夏日炎炎,遊泳成為許多人消暑降溫的首選活動。然而,遊泳後耳朵進水若處理不當,可能引發外耳道炎,俗稱"遊泳耳"。今天就來聊聊耳朵進水後的正確處理方法,幫助您遠離這一困擾。

什麽是遊泳耳?
遊泳耳是指因水滯留在外耳道導致細菌滋生而引起的外耳道炎症。常見症狀包括耳朵發癢、紅腫、疼痛,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流膿、聽力下降等情況。
耳朵進水後的錯誤做法
許多人在耳朵進水後會采用以下錯誤方法,這些做法可能損傷耳道或鼓膜:
1. 用棉簽深入耳道:可能將水推得更深,甚至損傷耳道皮膚
2. 用手指猛掏耳朵:容易造成耳道劃傷,增加感染風險
3. 用力拍打頭部:效果有限,還可能引起不適
正確的處理方法
1. 重力法
- 將進水的耳朵朝下,輕輕拉動耳垂,同時頭部向進水側傾斜
- 單腳跳躍(進水耳朝下)幫助水流出
2. 負壓法
- 將手掌緊貼耳朵,快速鬆開,形成負壓吸出水滴
- 重複數次直至水流出
3. 吹風機法
- 使用吹風機低溫檔,距離耳朵30厘米以上
- 輕輕拉動耳垂,讓暖風幫助蒸發水分
4. 滴耳液法
- 可使用專門用於幹燥耳道的非處方滴耳液
- 自製白醋與酒精1:1混合溶液(僅適用於鼓膜完整者)
何時需要就醫?
如果出現以下情況,請及時就醫:
- 耳朵持續疼痛或疼痛加劇
- 出現分泌物或流膿
- 聽力明顯下降
- 發熱等全身症狀
預防措施
1. 遊泳時佩戴防水耳塞
2. 遊泳後及時用毛巾擦幹外耳
3. 避免在不潔淨的水域遊泳
4. 定期檢查耳朵健康,特別是已有耳部疾病者
記住,正確處理耳朵進水是預防遊泳耳的關鍵。享受清涼的同時,別忘了保護耳朵健康!